手足忌妒 弟弟(妹妹)很討厭...
2006/11/11
【聯合報/孫苾卉/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】

家裡要添寶寶了,爸媽向小哥(化名)解釋:「你要有弟弟囉!」爸媽還說:「要幫忙照顧弟弟好嗎?」小哥似乎也很期待弟弟的到來,但當弟弟從醫院回到家中時,所有的人都來看弟弟、注意弟弟、誇讚弟弟、照顧弟弟,小哥再也忍不住了,跟媽媽說:「弟弟真的很討厭,把他還給醫院好不好?」
其實,小哥還算講理的哥哥,有時憤怒不平的兄姊,會動手去傷害新生弟妹,也是屢見不鮮的事。

忌妒是種很強烈的負向情緒,這種情緒來自人類天性中的互相競爭,所以雖然只有兩個人,只要有競爭存在,就會產生忌妒的情緒。家庭中的小孩是最容易彼此競爭的對象,所以忌妒的情緒是父母經常要面對的課題。

針對少子化家庭中的手足忌妒,提供父母一些因應:

1.父母的公平態度(至少表面一定要做到)

不要特別偏愛某個孩子,遵守的規則不能出現例外,如:誰有「特權」、「豁免權」。父母不要存有預設立場,如「大的就應該讓小的」、「哭的那個就是比較受委屈的」……,造成孩子心中的不滿、委屈,甚至憤怒,對手足產生敵視。每次糾紛盡量對事不對人,聽一聽所有當事人的描述再做客觀判斷。

2.避免手足比較

忌妒的出發點是比較,最容易比較的就是能力表現,但一隻手的五根手指都會長短不一了,更何況每個人呢?所以就算是親兄弟,也一定會有一些天生的能力差異,大部分激將法只會增加表現好的一方優越感和差的一方挫折感。因此,父母盡量避免拿相同的能力做比較。

3.適當分配注意力

手足競爭最基本、也最激烈的部分是父母的注意力,尤其年紀較小的孩子無法理解為何弟妹需要父母的全心注意?這怎能忍受?針對這種情形,專家建議父母可考慮安排一些和大小孩的獨處時間,如睡前的談心時間、早餐的約會時間,讓他感受到和父母關係是沒有改變。

4.讓小孩表現情緒

父母應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忌妒情緒,喜怒哀樂、恐懼害怕都是情緒,沒有好壞對錯,孩子有機會表達,才能認識自己的情緒,也能從反省中學到將來行動的參考。父母千萬不要去批評或制止這種表達,如「真丟臉」、「你應該……」、「你不應該……」,盡量以中性、接納的態度了解孩子。

5.討論如何改變?

如果小孩較大了,也能說出不舒服的情緒,父母可以和他討論「有沒有辦法讓你好過一些?」「你覺得怎樣做會讓事情好轉?」「父母可以幫上什麼忙?」在討論過程中,我們至少可以讓孩子學習:勇敢不逃避,雖然你很不高興,但你面對這些情緒,這是很勇敢的表現;想辦法解決問題,思考改善現況的辦法,建立積極面對問題的態度。

父母如何讓自己心平氣和地處理孩子們的情緒,也是能不能化解糾紛的關鍵。別忘了,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模範哦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aw1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